公司名稱:成都謙佳鴻園藝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13684084282 13388165915
座機電話:02887986884
網址:www.fspinao.com
種植基地:郫縣景崗村.安德鎮.都江堰市崇義鎮
中國文化就是以“中庸”精神為核心,中庸思想對中國古典藝術精神也產生了重要影響,尤其在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的發展過程中,中庸思想具體物化為對“中和之美”的追求,中和之美是世界上具有連續性的文化,也是中國眾多文化流派中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。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也能體現儒家文化思想的“中和之美”,如蘇州拙政園、留園,北京頤和園,承德避暑山莊,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,都以此來寄托強烈的社會感情,使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風格帶有濃厚的社會和諧意義,儒家文化思想為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理念提供了較完整的“中和之美”的理論基礎。
“中和之美”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特征。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載:“以類合一,天人一也”,其實這些理論思想,實質上都是在統一的“中和”原則下達到對審美主體的“滿足”,說明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,嚴格遵循了“中和之美”的設計理念。儒家文化思想“中和之美”的內涵,對園林景觀植物設計文化的影響十分深刻持久,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,強調二者處于一個有機整體中。在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中表現為,追求“人———園林———景觀植物”的和諧統一,也就是追求景觀植物藝術與自然的“有機”美,要求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與自然空間環境融為一體,主張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機結合.
儒家“中和之美”不僅有其特定的實質,也有由這種實質所決定的特定形態。這種特定形態就是“中和”。“中和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孔子贊美《關雎》云:“《關雎》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”(《論語·八佾》)“樂”與“哀”是動,“不淫”、“不傷”就是動而不過,動而適度。所以這句話集中而又明確地表達了孔子對美的形態觀點,“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”,“動而不過、動而適度”的美學思想,這就是“中和”。“中和之美”經典論述就是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中核心的審美形態。儒家“中和”美學思想在中國園林景觀設計審美與藝術上產生了深刻影響,如蘇州拙政園,包括遠香堂、繡綺亭、雪香云蔚亭、待霜亭、松風水閣、小滄浪和清華閣七個主要景觀區。利用七種帶有象征意義的植物為主要營造,表達了主人的七個愿望。